数据分析的笔记,路漫漫其修远兮
群组分析方法
按照某个特征将数据分为不同的数据组,然后对比各个数据组的数据。根据产品业务不同灵活定义数据分组分析数据指标。
- 用法
- 例如产品发布发布版本的更新是导致用户增长还是流失。可以按照用户使用产品的月份特征进行用户数据分组,分为1月用户组和2月用户组。对比两个数据组的用户留存率随着时间的变化分析结果,按月份特征进行分组分析随着时间变化的留存流失问题,再细致分析出每个组的用户为什么留存率高,流失率低等等
RFM分析方法
- 概念
- Recency:最近一次消费时间间隔
- Frequency:消费频率
- Monetary:消费金额
- 计算所有用户的R、F、M得分,计算得分的平均值,得到R、F、M的价值高低
- RFM分析方法主要用于精细化运营,发展用户以及挽留用户
-
按照RFM分析方法,可以将用户分为8类用户 类别 R F M 重要价值用户 高 高 高 重要发展用户 高 低 高 重要保持用户 低 高 高 重要挽留用户 低 低 高 一般价值用户 高 高 低 一般发展用户 高 低 低 一般保持用户 低 高 低 一般挽留用户 低 低 低
用户画像
用户画像又称用户角色,作为一种勾画目标用户、联系用户诉求与设计方向的有效工具,用户画像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
实质上是对用户信息进行标签化
作用
- 精细化:推荐、搜索、精准营销、定向投放、风控、定量和定性的分析、数据化的运营用户分析等
- 具象化:战略市场、市场细分和用户分群
用户画像八要素
PERSONAL八要素
- P-Primary-基本性:指该用户角色是否基于对真实用户的情景访谈
- E-Empathy-同理性:指用户角色包含姓名、照片和产品相关的描述,该用户角色是否引同理心
- R-Realistic-真实性:指对那些每天与顾客打交道的人来说,用户角色是否看起来像真实人物
- S-Singular-独特性:每个用户是否是独特的,彼此很少有相似性
- O-Objectives-目标性:该用户角色是否包含与产品相关的高层次目标,是否包含关键词来描述该目标
- N-Number-数量性:用户角色的数量是否足够少,以便设计团队能记住每个用户角色姓名,以及其中一个主要用户角色
- A-Applicable-应用性:设计团队是否能使用用户角色作为一种实用工具进行设计决策
- L-Long-长久性:用户标签的长久性
怎么创建用户画像
- 标签:
- 维度
- 人口统计学属性:用户是谁(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基本信息)
- 消费需求: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
- 购买能力:收入及购买力、购买频次和渠道
- 兴趣爱好:品牌偏好、个人兴趣
- 社交属性:用户活跃场景、社交网络、社交媒体
- 当选择好标签之后,我们需要对标签的粒度进行确定
- 数据来源:
- 用户基本属性数据:性别、年龄、地域
- 用户行为数据:浏览、下单、观看
- 构建流程:
- 基础信息收集
- 行为建模
- 构建画像
用户画像面试题
用户画像的数据源有哪些
- 用户基本属性数据:年龄、性别、地域
- 用户行为数据:浏览、下单、观看
获取到用户画像数据后,如何加工
- 分析计算(统计浏览&消费价格、商品分布、地域分布)
- 数据挖掘(预测用户的真实性别、年龄)
标签池中常见的用户标签有哪些
- 基本属性
- 地域信息
- 近期活跃度
- 偏好数据(价格偏好、商品偏好、活动偏好)